体育管理——体育组教学计划

一、指导思想
根据教育局工作计划和本校实际情况,以新课程标准为理念,为了每一个学生健康,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,增进学生身心健康,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,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,同时不断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,进一步提高体育教学质量。
二、工作措施
1.认真制订学校体育工作计划和体育教学进度计划,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和措施,保证总目标的顺利实现,及早安排好各项工作的计划,过程,对各项工作要有预见性,有对策性。
2.按照《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》,备好每一节体育课,备课过程中要体现教学过程、教学措施、安全保障和重点难点,要体现课改的新课程理念。上好每堂体育课,落实45分钟上课的效率,重训练,抓实效,保证学生每节课有所学、有所得、有进步、有提高,配合学校组织的午休及兴趣活动安排,保证学生在校每天有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。要注意改善、和谐师生关系,重视师生双向交流,关爱学生,重视安全工作,确保学生安全。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,正确引导学生,重视基础技能、素质的提高,要培养学生终身锻炼能力和习惯的培养,逐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。
3.抓好“学生体质健康标准”项目的训练和身体测验工作,要贯穿于每节课的训练练习中,要有的放矢地根据学生现有能力和水平,采取切实有效的训练提高学生的生理机能和水平,力争全校素质达标率较去年素质达标率有所提高和进步。
4.妥善处理个人利益和学校工作,要发扬大局意识,积极主动参与学校发展,用成绩争取自己的地位,用严谨的工作博得大家的认可。
5.督促和组织各年级认真上好阳光体育,做到保质保量,确保学生身心健康成长。
6.积极开展学校体育各项活动,切实抓好学校的业余训练,以丰富学生业余生活,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,多方面多层次挖掘运动员,争取能在各项比赛中有好成绩。
7.切实开展教研活动和积极参加教研、学习、观摩活动。在体育教学中,以学生为主体,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,注重学生的行为习惯和思想品德的养成教育。围绕学科计划,分析教材、学科特点,确定研究方向,把研究渗透课堂教学中,积极组织和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研究活动,切实提高教师的教研能力和水平。
8.组织好运动会等群体性学校体育活动,提前下好通知,编制好秩序册,做好学生动员,组织好报名、预选、比赛、表彰等活动。
9.加强学校体育器材室的管理,严格器材、场地的使用制度。进一步加强管理措施,维护好器材,保证器材室的整洁整齐,教育学生使用器械养成轻拿轻放,哪里拿哪里放的良好习惯。
相关文章
- 2025-04-01 11:34:07 花蕾为什么老是掉了(花苞哗哗的掉,怎么办才好?)
- 2025-04-01 08:49:53 为什么海棠会得蚜虫(室内养海棠,也要注意蚜虫来危害!)
- 2025-04-01 07:15:33 光为什么能穿过玻璃(为什么玻璃挡不住光线?)
- 2025-04-01 04:03:54 买房子为什么要交契税(房产知识 契税是什么?)
- 2025-04-01 02:09:43 竹席为什么不能水洗(凉席清洁妙招 凉席分类介绍)
- 2025-03-31 09:33:11 狗狗为什么挠地板(狗狗有“耳螨”,这样做好更快!)